孤独症儿童康复治疗,儿科专家教你五大方法!

济南天使儿童医院

2023-05-15

对于孤独症(自闭症)孩子家长不能一味地沉浸在痛苦与伤心之中应该勇敢面对现实,树立信心帮助孩子一起走出一个人的世界才是最重要的面对孤独症儿童父母怎样做才能做大限度的帮助孩子康复呢

1.家长的态度很重要

孤独症儿童的父母应该改变原来的悲观失望的态度,明理善学,陪孩子在中心训练,并能认真学习训练技巧,执行家庭训练计划,帮助孩子走出自闭症的阴霾。

2.针对性的个别化训练

要解决孤独症儿童的语言、社交和其他行为问题,首先必须调整孩子的前庭感觉和本体感的问题,并根据情况将结构化教学融入运动训练中。另外,在训练中,教师要随时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调整训练方法和内容,得满意的效果。

3.及早发现,及早治疗

孤独症儿童,常常在婴幼儿期就有异常表现,所以,应及早发现,及早治疗。在大脑可塑性强的婴幼儿早期进行治疗,效果或许更好。

4.持之以恒,长期坚持

由于孤独症治疗起来很困难,又无一种特效方法,所以必须持之以恒,坚持长期训练。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更不能回避、等待。

5.感知、运动训练是改善孤独症儿童

语言、社会障碍的行为问题的重要方法

孤独症患儿都存在着不同程度、不同方面的大脑对信息的处理障碍。虽然,感知、运动训练不是唯一的方法,却是有效的方法。

在感知、运动训练的基础上,根据孩子改善的情况融入其他方法,如结构化教学法,效果会更好,使疗效得以巩固并发生质的飞跃。

济南天使儿童医院薛燕芳主任提醒:如果孩子不幸患有孤独症,家长一定要积极面对,树立信心,听从医生和康复师的建议,帮助孩子早日恢复生活能力。

【天使科普】遇到自闭症儿童的情绪问题时,该如何解决呢?

时常会见到自闭症儿童突然的兴奋或突然的闹腾,又或是突然很伤心。遇到这些情况时该如何作出反应呢?

什么是情绪?

既然需要解决一个问题,那就需要知道它的起因是什么,所以先了解一下情绪的定义吧。

情绪:是对一系列主观认知经验的通称,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以及相应的行为反应,一般认为,情绪是以个体愿望和需要为中介的一种心理活动。

情绪具有独特的生理唤醒、主观体验和外部表现三种成分。符合主体的需要和愿望,会引起积极的、肯定的情绪,相反就会引起消极的、否定的情绪。

每种情绪有不同的主观体验,它们代表了人的不同感受,如快乐还是痛苦等构成了情绪的心理内容。情绪体验是一种主观感受,很难确定产生情绪体验的客观刺激是什么,而且不同人对同一刺激也可能产生不同的情绪。

为什么自闭症儿童会有情绪问题?

知道情绪的本质是什么后,我们就来了解自闭症儿童为什么会出现情绪问题。可能存在以下几种:

一、需求没有得到满足自闭症儿童普遍存在语言和沟通方面的障碍,使得他们无法表达自己的需求。而当他们的要求得不到满足而又无法表达时,心中的委屈和气愤情绪就只能通过哭闹、自残等错误的方式来表达。

二、固执、刻板行为受到了限制自闭症儿童的行为大多固执、刻板。当他们来到一些公共场所,如学校、商场、车站、公交车上等,原本固定的行为受到了较多约束,可能会因此出现焦躁不安的情绪反应。

三、环境的突然变化让其无所适从自闭症儿童通常喜欢遵循既有或固定的程序,对新的事物和新的变化很难快速接受,适应力较差。一旦环境发生改变,他们会出现抗拒的心理并表现出很大的情绪反应。

四、不想完成学习任务当自闭症儿童不想完成某项任务时,会选择用哭闹的方式来达到逃避任务的目的。而大多数家长会经不住儿童的哭闹,而选择妥协,这会增加儿童情绪失控的频次。

五、身体不舒服当自闭症儿童的身体不舒服,比如牙痛、感冒、头疼等,因语言能力差,无法准确表达自己的想法时就会产生不安、焦虑、暴躁等情绪行为。

除了以上几个原因之外,也可能是由于儿童本身存在情绪和情感障碍。例如亲人的突然离别毫无情绪反应,或毫无征兆的放声大哭或大笑,又或受到环境刺激后,出现打人、扔东西等情绪失控的情况。how

如何解决自闭症儿童情绪问题?

自闭症儿童出现情绪问题时往往都会伴随着行为问题,当正常儿童或大人出现情绪问题时,最需要的就是自我情绪调控,但这也是自闭症儿童最不擅长的,所以他们更多的是需要外界的干预。因此,解决自闭症儿童的情绪问题,专家提出了两种策略:情绪矫正及管控和自我情绪调节。

一、情绪矫正及管控

01

提高认知能力

认知能力的提升,有助于情绪的管理。比如当儿童意识到吹风机声音,房子装修的声音并不会对其产生伤害,他们就会对这些突然出现的噪音减少恐惧的情绪。

02

教导儿童表达情绪

情绪表达是一种实用的情绪宣泄和分享工具,让自闭症儿童用语言(如高兴、伤心、害怕和生气等)来表达内在的情绪和感受,这样既可以取代不良行为,又可以展现出自己的情绪状态。

03

引导儿童对情绪线索进行分析

引导自闭症儿童理解自己产生某种情绪的原因并对此进行表述,如哥哥刚刚推了我一下,我很生气;我的面包刚刚掉地上了,我很伤心。当儿童未能表达时,家长或老师可以给予辅助和示范。

04

提前预告

在特定情境中,预知自闭症儿童可能会出现不良情绪,提前告知接下来会发生的事情,有预期的行动可以让儿童更容易接纳。比如提前告知他今天可能需要去完成一件比较难的任务,过程可能会不开心,会有点难受。当儿童能够完成后,大人要及时给予强化和鼓励。

05

系统脱敏法

常人觉得无关紧要的处境或物品,也可能会引起自闭症儿童较大的情绪反应,如有些儿童较为惧怕带音乐的玩具,我们可以制造机会,鼓励和允许儿童逐渐接近恐惧情境,等他适应后逐步加长在此情境中所处的时间;也可以在儿童最喜欢的游戏中引入带声音的玩具,让他尝试去接纳。

二、自我情绪调节

01

限制感觉的输入

告诉自闭症儿童遇到很不喜欢、很嘈杂的环境时,可以想办法不看不听,如引导其采用捂住耳朵、转移注意力或尝试离开不舒适处境的方式来疏导情绪。

02

提高认知能力

引导自闭症儿童去观察他人的情绪以及他人对情绪处理的方式,通过观察生活中的实例来学习。也可以通过社交故事或绘本故事的形式,告诉儿童出现某种情绪时可以怎么做,针对情绪或引发情绪的事件来设计、讲述社交小故事。

03

运用语言自我安慰或指导

遇到困难时,引导自闭症儿童自己鼓励自己,如“没关系”“我能行”“我很勇敢”等。还可以运用乐观的方式重新定义困难的情境,此类方法尤其适合挫败感很强的儿童,属于自我心理安慰的一种形式,如“我还有机会”“这样很不错了”“下次我一定可以的”等。

04

改变自己的目标或事件

如当儿童拼一个12块的拼图时一直无法完成,可以让他去选择难度较低的9块拼图去完成,改变他的目标,以此降低其不良情绪出现的可能性。

05

尝试自己解决问题

让自闭症儿童明白发脾气是没有用的,要自己积极想办法去解决问题;当儿童没有想到时,家长或老师可以给他提供合适的方法以供选择,让其自己作决定。这样做的好处是无论结果如何,接受起来都比较容易。

最后,对于愤怒和羞愧,解决问题是最好的情绪调节方法;对于悲伤,寻求支持是最好的情绪调节策略;而对于创伤感,远离创伤源是最好的情绪调节方法。无论怎样,都请多给儿童一些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