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5岁了还尿床?别大意!带你认识遗尿症!

济南天使儿童医院

2023-09-08

很多家长认为孩子尿床很正常,“我小时候都是这样的,长大了自然就好了”,因此对尿床都不太重视。

其实不然,一般情况下孩子在2-3岁左右就能控制夜间排尿,随着年龄增长逐渐晚上睡觉不再尿床。但是,如果超过3岁后仍尿床,就有可能患上了遗尿症。部分患儿还会带病至成人。

病因和发病机制

遗尿症不是一种疾病,而是由多种原因所致的一个症状。遗尿症的原因包括遗传、生理、心理和社会等多种因素。

01

遗传因素

遗尿症儿童常有家族史。双亲有遗尿症,其后代罹患遗尿症的概率高达77%,父母中1人有遗尿症者,子女患遗尿症概率为44%。

02

早产

流行病学证实,早产是儿童日间遗尿最显著的一个高危因素。这些早产儿除了有遗尿之外,还往往伴随其他的问题,如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03

不能从睡眠中觉醒

遗尿儿童的父母常常报告他们的子女有睡眠过深和难以唤醒的现象。实际上夜间遗尿与睡眠深度无关,遗尿可发生在睡眠觉醒任何阶段中。其主要问题就是当膀胱充盈时,患儿不能从睡眠中觉醒。

04

膀胱容量小

遗尿症儿童的膀胱容量较无遗尿症的同龄儿童小。正常儿童的膀胱容量约10ml/kg,当尿量超过了膀胱的预期容量时,就产生了遗尿。一般来说,这些儿童的平均每次尿量低于10ml/kg,白天排尿频繁(>7次),有尿急现象,晚上遗尿次数不止1次,尿量或多或少。

05

便秘

遗尿症儿童常有便秘的问题,特别多见于日间遗尿的儿童。

06

抗利尿激素的缺乏

正常情况下,抗利尿激素在夜间升高,使儿童在睡眠中尿量减少。有一些仅夜间遗尿的儿童因为抗利尿激素缺乏正常的昼夜分泌节律,夜间分泌不足,致使夜间尿量增多,超过膀胱的容量,造成遗尿。患儿常在入眠后不久即遗尿,一般在夜眠最初1/3的时间发生遗尿,且尿渍大。

07

心理和社会因素

强烈的应激因素,如幼儿时期的不良遭遇(父母离异、死亡、儿童与父母突然分离、因病住院或意外事故)、初入学不适应新的学习环境等,均可导致儿童在控制排尿的关键时期因心理紧张而遗尿。遗尿症儿童也常有较多的行为问题和情绪问题,如多动、抽动、不合群、害羞、脾气古怪等。据报道,遗尿症儿童中约25%有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男孩多于女孩。